黑龙江户外网-龙江户外-灵佳网-曾经的足迹-灵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故乡的云

[野外生存] 《驴行百问》 [复制链接]

authicon154833 发表于 2009-9-8 22:43:00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七、你的药箱里应该具备的药品

感冒药:新康泰克、百服宁、克感敏、速效伤风胶囊(含扑尔敏较多,最好只吃一粒,吃多了第二天早会叫不醒的) 吗啉呱(抗病毒的,无副作用,最好与速效混着吃) 白加黑(如要保持意识清醒,就吃白加黑吧)   

关于感冒的预防:板蓝根(记得要带粉状的,好熔解)。   

治拉肚子药:肠康片(纯中成药,无副作用),伏派酸 ,黄莲素,诺氟沙星  

拉肚子药:泻药(万一误食不干净的东西,赶快拉掉)  

跌打损伤药:红花油(处理伤口时不会刺疼,效果很好),云南白药(内出血时可使用),当出现大出血时,用手按住动脉,并在伤口上洒红花油与云南白药的混合,可止血可消炎。扶他灵   

止疼片:去疼片,APC(即阿斯匹林,专家推荐,说一定带上,有多种用途) ,必理痛,泰诺林  

消炎片:阿莫西林(即口服青霉素,但出发前要确认一下,有无队员对此过敏),螺红霉素(三级抗生素药,以防万一,但对胃一定的副作用,建议饭后食用)   

胃药:吗丁灵、雷尼替丁(便宜,效果不错,抗酸,保护溃疡面,用于胃疼,胃酸过多,胃溃疡)   

晕车药:眩晕停(便宜,塑料瓶装) 、晕海宁  

促进睡眠:安定(为处方药,可医院里极多,价格不贵,注意别过量)   

维生素类:VC、VB(维B2,象B型血特招蚊虫咬的,可以内服,驱说可以驱蚊)、金施尔康、西洋参含片  

应带脱脂棉,纱布,绷带,创可贴,(要学会包扎)。碘酒(消毒最好,可以用那种装青霉素的小塑料瓶密封好,不会泄露。) 、止血带、如意草、盐、口服葡萄糖 。


山上一般都很干燥,带夏桑菊(明目,清润),去火可用黄连上清片。山上容易受潮,可带参苏丸(治风寒,感冒,价格且不贵)、维生素C。   

蛇药:季德胜蛇药  

肠胃药:喇叭牌正露丸  
中暑急救急预防: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胶囊)  

扶他林有毒,慎用,破皮忌用   

注意:1、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带适合自己的药品;
2、没有必要将上述药品带全,可以与同伴协商分别带;
3、药品不要混放。

authicon154834 发表于 2009-9-8 22:43:40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八、野外急救原则

首先,应确定救援者及伤患均无进一步的危险,并尽可能在不移动伤者的情况下施以急救。镇定自己,迅速检查伤患,评估并决定急救的优先顺序。

如呼吸停止时,应尽快实施人工呼吸。若发生心跳停止的情胫形,应立即展开心肺复苏术。若休克,应垫高下肢并且加强保暖护理。最后处理其它伤害,如创伤、骨折、中毒、烧烫伤等。
其次,尽快将患者移到避风处,如帐篷内或天然的避风处,以防止伤害加重。在安置伤患时,应采取正确的姿势。

头及胸部受伤,若为横伤,可采取仰卧屈膝的姿势;若为直伤,则应采取仰卧平躺的姿势。对于意识不清,但呼吸正常者,可采取变更姿势。休克患者,应平躺并垫高下肢20至30厘米。
对于意识不清,疑有内伤、头部严重受损、腹部贯穿等可能需要全身麻醉的伤着,不可给予食物或饮料,并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安全的方法送医处理。由于山区送医院困难,因此在途中应严密观察伤者的变化,随时安慰、鼓励伤者,以减轻其恐惧感及焦虑。若下山的路途较远或不方便移动伤者,可对外求援。求援时应详细说明求援的地点、伤患的状况及已做的急救处理,是救援工作发挥积极的效果。

对大量出血的患者,宜首先采取止血方法;对切割伤、刺伤等小伤口,若能挤出少量血液反而能排出细菌和尘垢;对伤口宜用清洁的水洗净,对无法彻底清洁的伤口,须用清洁的布覆盖其表面,不可直接用棉花、卫生纸覆盖。

authicon154835 发表于 2009-9-8 22:44:14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九、心肺复苏术(CPR)

人体的中枢神经,可在呼吸或心跳停止后,继续存活4-6分钟,若能把握这段时间进行急救,即可能挽回生命。

首先对患者检查有无呼吸。  
   
如无呼吸则施行人工呼吸以维持呼吸道畅通。若无脉搏,应立即施行胸外按摩。

1、将患者置于仰卧姿势,抬高脚部让血液流向心脏。施救者面对患者的脸部,跨过患者的身体,一屈膝半跪的姿势。施救者伸直双肘将中指放在心窝处,并将食指合并在胸骨下端定位。用全身的力量施力按压患者的胸骨下部,以患者胸部下陷3至4厘米的程度反复实施。

2、以每分钟80至100 次的速率,施行15次的胸外按摩(15次的压  缩时间共约9~11秒钟)

3、下压与放松时间应相等。  

4、15次胸外按摩后施行2次人工呼吸 (约 4~7 秒钟) 。  

5、持续上项动作约 l 分钟 (约 四个循环),再检查脉搏和呼吸。

6、若仍无呼吸、脉搏,再继续施行,并每 4 ~ 5分钟检查患者脉搏与呼吸一次。

实施心肺复苏术应注意的事项  

1. 胸外按摩不可压于突处以免导致肝脏破裂。  
2. 胸外按摩时,患耆需要平躺在地板或硬板上。  
3. 胸外按摩时,不宜对胃部施以持续性的压力,以免造成呕吐。  
4. 胸外按摩时,手指不可压于肋骨上,以免造成肋骨骨折。  
5. 胸外按摩时用力需平稳、规则不中断,压迫与松弛时间各半,不宜猛然加压。  
6. 胸外按摩时施救者应跪下双膝分开与肩同宽,肩膀应在患者胸部正上方、手肘伸直、垂直下压于胸骨上。  
7. 心肺复苏术开始后不可中断 7 秒钟以上(上下楼等特殊状况除外)。因为每一次的压缩只有正常心搏量的1/3 ~ 1/4 。
8. 紧贴胸骨之手掌根不可移开伤员胸部或改变位置以免失去手的正确位置。  
9. 若现场只有一位施救者,没有其它人可以寻求支持,必要时此施救者应先为患者施行1分钟有效的CPR后再寻求支持。

authicon154836 发表于 2009-9-8 22:44:56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十、人工呼吸法

一个人呼吸停止后几分钟内便会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病人实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将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实施人工呼吸前准备事项:

如果是溺水者,首先要将其水吐出。
喉咙有异物时,先去除异物。
打开嘴巴让气管畅通。

人工呼吸操作要领

    1.病人仰卧,而部向上,颈后部(不是头后部)垫一软枕,使其头尽量后仰。

    2.施救者位于病人头旁,一手捏紧病人鼻子,以防止空气从鼻孔漏掉。同时用口对着病人的口吹气,在病人胸壁扩张后,即停止吹气,让病人胸壁自行回缩,呼出空气。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约12次。

    3.吹气要快而有力。此时要密切注意病人的胸部,如胸部有
活动后,立即停止吹气。并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让其呼出空气。

    注意事项

    1.成人每次吹气量应大于800毫升,但不要超过1200毫升。低于800毫升,通气可能不足;高于2000毫升,常使咽部压力超过食管内压,使胃胀气而导致呕吐,引起误吸。

    2.每次吹气后抢救者都要迅速掉头朝向病人胸部,以求吸入新鲜空气。

    3.对小孩3秒一次,一分钟20次。要规律地、正确地反复进行。

    4.进行4-5次人工呼吸后,应摸摸颈动脉、腋动脉或腹股沟动脉。如果没有脉搏,必须同时进行心脏按摩。

authicon154837 发表于 2009-9-8 22:45:31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十一、被蛇咬伤后如何急救
参加
户外活动、休息或经过蛇类栖息的草丛、石缝、枯木、竹林、溪畔或其他比较阴暗潮湿潮湿处时,如果不慎被蛇咬伤,不要过于惊慌。首先应判断是否为毒蛇咬伤。  

  通常观察伤口上有两个较大和较深的牙痕,才可判断为毒蛇咬伤。若无牙痕,并在20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毒蛇  
咬伤。只需要对伤口清洗、止血、包扎。若有条件再送医院注射破伤风针即可。  

  被毒蛇咬伤的主要症状为:如是出血性蛇毒: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抽筋等。被咬后6—48小时内可能导致伤者死亡。如是神经性蛇毒: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伤者可能在8—72小时内死亡。  

  一般而言,被毒蛇咬伤后10—20分钟后,其症状才回逐渐呈现。被咬伤后,争取时间是最重要的。首先需要找一根布带或长鞋带在伤口靠近心脏上端5—10分钟扎紧,缓解毒素扩散。  

  但为防止肢体坏死,每隔10分钟左右,放松2—3分钟。应用冷水反复冲洗伤口表面的蛇毒。  

  然后以牙痕为中心,用消过毒的小刀将伤口的皮肤切成十字形。再用两手用力挤压,拔火罐,或在伤口上覆盖4—5层纱布,用嘴隔纱布用力吸允(口内不能有伤口),尽量将伤口内的毒液吸出。  

  立即服用解蛇毒药片,并将解蛇毒药粉涂抹在伤口周围。尽量减缓伤者的行动,并迅速送附近的医院救治。(如不能确定是那种蛇毒应将蛇打死,一并带到医院)

authicon154839 发表于 2009-9-8 22:46:01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十二、如何防治毒虫叮咬

在夏秋参加
户外活动中,有时被有毒蚊虫叮咬,遇到这种情况可用下述方法自救。

  1、被毒蚊毒虫叮咬可将随身携带的清凉油、风油精或红花油反复涂搽患处。如有三棱针,亦可先点刺放血,挤出黄水毒汁后再涂以上药品,效果更佳。如被蝎子、马蜂、蜜蜂等蜇伤,一定要先用锋利的针将伤处刺透,挤压肿块,将毒汁与毒水尽量挤干净,然后用碱水洗伤口,或涂上肥皂水。无针之时,也可将阿司匹林两片研成粉末,用凉水调成糊状涂患处起到解毒、止痒、消肿、止痛的作用。
  
  2、如果被蚂蟥咬住后不要惊慌失措地使劲拉,可用手掌或鞋底用力拍击,经过剧烈的拍打以后,蚂蟥的吸盘和颚片会自然放开,蚂蟥很怕盐,在它身上撒一些食盐或者滴几滴盐水,它就会立刻全身收缩而跌下来。
  
  3、此外,在民间验方中也有用葱叶、葱头或大蒜捣成泥状,涂患处,或用新鲜乳反复滴涂于蜇伤部位,或用新鲜仙人掌洗净去刺、捣烂如泥涂于伤处,这些均有杀菌止痒,解毒止痛,消肿的作用.

authicon154840 发表于 2009-9-8 22:46:32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十三、如何防治有毒的野生植物 在野外活动时﹐切记 “三片连接的叶子﹐千万碰不得”。   有毒的常春藤和橡树叶的三片叶长在一根茎杆上﹐在触到这些叶子后,人们所触到的皮肤往往感到瘙痒,这种引起皮肤过敏症叫作接触性皮炎。   接触到有毒的常春藤或橡树叶后通常会引起皮肤红肿﹑起水泡和严重的瘙痒.这些症状通常在接触到有毒的叶片后2天之内出现﹐但有些也可于数小时内引发有关病症,皮疹通常在病发5天后达至高峰﹐于1~2周内自行消退。    除了有毒的常春藤和橡树外﹐其它植物也可能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这样的植物有漆树﹑小雏菊﹑菊花﹑山艾树﹑艾草属植物﹑芹菜﹑菩提树和马铃薯。 治疗办法   在皮肤沾染到有毒树脂的5~10分钟内﹐用肥皂和清水洗净沾染部位﹐以防止过敏症状的出现。   避免用浸浴的方式来清洗有毒树脂﹐因为浸浴的水会使有毒树脂沾染到身体的其它部位。   清洗所有可能接触过有毒树脂的衣物,注意鞋袜及鞋带也应同时清洗。   不要在患有皮疹的地方搔痒﹐用凉水淋浴。   炉甘石溶液或氢化可的松药膏都可以止痒,因受感染而起的水泡若已破损﹐药用软膏的作用就不大﹐但当这些水泡结疤以后还是可以再用的。   不要在过敏处涂抹酒精﹐这会使瘙痒加剧,水泡若有破裂﹐应盖上一层消毒的薄纱布﹐以防止感染。   为避免接触到有毒的植物﹐除了会辨识它们之外﹐必要的时候穿戴有保护作用的衣物。有毒的常春藤叶是卵形或汤匙形的﹔而有毒的橡树叶形状非常接近无毒的橡树叶﹐这些植物叶子的颜色会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夏天是绿的﹐而秋天则是橙色或红色的。

authicon154841 发表于 2009-9-8 22:46:57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十四、扭伤如何救治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运动、劳动时经常发生一些小关节扭伤,如“崴脚”、“戳手”就是踝关节、腕关节的扭伤。由于小关节扭伤比较常见,所以多是自己进行处理,觉得不是什么大病,不必去医院。由于自己对处理原则掌握不准,所以往往采取错误的做法。有人在关节扭伤后,马上用很烫的热水浸泡或用烧热的白酒揉搓扭伤处。殊不知,刚刚扭伤的关节内的许多毛细血管正在出血,此刻用热水浸泡、白酒揉搓扭伤处,不但不能止血,反而会使血液循环加快,结果是毛细血管出血越多,扭伤处关节内淤血越多,肿胀越甚,对扭伤关节的恢复越不利。
  
  正确的做法是积极采取冷却止血的措施,用冰袋或冷水敷在患处约10分钟,使血管收缩,降低局部血流量,以起到止血作用,然后待肿痛基本上消散后,再改用皮肤可接受的温水敷患处,以活血化瘀消除关节内淤血。同时,可抬至高处,以加快血液的回流,不致于使血流到血管破裂处而大量渗出,促使血肿消散。  

  扭伤后又一个常见的错误做法是:患者自己或他人盲目地揉搓患处,一是为了止痛,二是认为揉搓可以活血祛瘀,理筋通络,加快扭伤的恢复。岂不知,过分用力揉搓患处,会使肌肉间的组织液渗出增多,使扭伤的关节更加肿胀疼痛,反而加重了扭伤的症状。  

所以,发生扭伤后,一是不要用热敷,二是不要揉搓患处。

authicon154842 发表于 2009-9-8 22:47:42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十五、骨折如何救治

突发性事件很容易造成人员伤害——缺腿断臂、浑身青肿、脊椎骨折都有可能发生。断骨应及早检查。骨折伤员的搬移要格外小心。若有更严重伤势急待处理,别急着首先固定伤骨。在搬移前先固定包扎,随后再完成治疗。

   骨折可分为两种类型:外骨折和内骨折。外骨折时断骨可能会刺破皮肤,可能会有明显的伤口,这种情况容易引起病菌感染,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在夹板固定前要把断骨复位。断肢摆直,这一定很痛,如果伤员已经昏迷,可以直接完成。

   内骨折是指断骨没有刺穿皮肤或裸露在外的病例。触动受伤部位时疼痛会尤为剧烈。  受到从外部来的强烈冲击所引起的骨骼关节及腱的伤害,外行人是不容易判断究竟是哪一部分遭到破坏。这些伤害大多数是骨折、脱臼、挫伤。其中的复合症状,肉眼看不见或本人都没发现的伤害,有时也会有骨折的现象。严重的骨折也会因休克而引起脑盆血及呕吐。无论任何状况,都要严格遵守下列的注意事项。

   第一、不可搬动伤患。因为患部一定有内出血或淋巴液的渗出现象,如果搬动的话会使患部肿起,并且迟延治愈的时间。

   第二、根据同理,要把患部抬高。

   第三、进一步冷敷患部也很重要。 以上三点是处理初期伤患的三原则。

   万一,非移动不可时,也要先将患部固定,不让它摇动。这时可利用木板及绷带(具有弹性的)来包扎,其实从外表上一看就知道有变化,例如:手脚已朝着不自然的方向弯曲或一方的手臂和脚过长或过短等不协调情形,外行人绝不可以自己之意思修复,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会让病情恶化。 如果折断的骨骼刺破皮肤而露出外面时(复杂骨折),就有可能因细菌的感染而并发骨髓炎。因此,需要用清洁的布包扎患部以避免和外界接触,再立刻送医急救。  
   减缓伤痛:

   如果有希望获得医疗帮助,可以简单固定伤肢,留待以后专家治疗。否则,应积极主动地寻求减缓病情的方法,免除伤员发生极其痛苦的肌肉痉挛。

   比照对称的另一肢,将断骨牵引复位,再加以固定包扎,这时需要夹板,可以利用各种材料——
登山杖、树枝、折叠的报纸等等。

   固定:

   固定整条断肢。用绳子吊起断臂。为了增加稳定性,在没有夹板的情况下可将伤肢与对称的另一肢一起绑扎。在双肢之间空隙部位填充衬垫,使得伤肢保持合适的位置。在断肢上下及邻近关节之间用柔软结实的材料绑牢扎紧。所有绳结应位于同一边,平结会便于检查伤口。 按时检查双肢的血液循环是否通畅。

   至于悬吊材料,三角形绷带十分理想——布料、腰带等在紧急时也可使用。不用用绑绳直接捆扎伤口,或者让绳结压住伤肢。

   a. 肘部以下骨折

   用悬带将伤臂吊于肩上。从肘部至中指用加垫的夹板固定。在肘部下方打结可以阻止滑动,手臂抬高可以避免严重肿胀。

   b. 肘部骨折

   肘部弯曲,用狭长吊带支持。上臂与胸部捆在一起,阻止上擘摆。检查脉搏,确保血液循环。如果摸不到脉搏跳动,可稍稍将臂部放直,观察能否恢复。 如果断肘僵直,别硬弄弯它。加垫的夹板将它竖直固定,用吊带将断臂绑在腰部。

   c. 上臂骨折

   从肩到肘用加垫的夹板固定。腕部用窄带吊于颈部。

   d. 肩胛骨骨折

   用吊带支撑受伤部位重量,用绷带将臂部与胸部固定。

   e. 锁骨骨折  方法同上。

   f. 髋部或大腿骨折

   下肢骨折伤员需用“八”字型绷带将足踝与双腿都捆扎起来,这样可以防止断肢翻转或缩短。 将一块夹板放于腿部内侧,另一块更长的夹板放于伤肢外侧,由胯部于足踝位,用绷绳捆扎固定。 如果没有夹板,可在两腿之间夹上衬垫(折叠的毛毯或衣物都很理想),伤肢绑扎固定于对称的另一条腿上。

   g. 膝部骨折

   如果伤腿僵直,将夹板置于腿后。膝部加垫,如果有条件,用冰块冷敷膝部。 如果伤腿弯曲,不要强行拉直;可将双腿并拢,腿之间加垫,绷带扎牢。除非能得到及时的医疗援助,否则这都是权宜之计。如果外援没有希望得到,应尽可能将伤腿绑直。

   h. 小腿骨折

   从膝上部开始固定夹板。或者在双腿间加垫、捆绑。(见“髋部骨折”)

   i. 足部或踝部骨折 通常不用夹板,抬高足部以减缓肿胀。用枕垫或折叠毛毯包裹踝部及足。踝部以上绑扎两圈,足部绑扎一圈。另外,如果没出现伤口,可以不必脱鞋,以提供固定作用,伤员足部不能负重。

   j. 骨盆骨折

   表现有腹股沟或下腹部疼痛。膝部及踝部分别绑扎,腿部弯曲处垫上枕垫,整个身体固定于平台上(担架、门板或桌面等等)。分别于肩部、腰部及踝部绑扎牢靠。 或者,在两腿之间加垫。足、踝、膝和大腿之间分别用绷带绑孔固定,用两根更长的绷带扎骨盆部。

   k. 颅骨骨折

   症状表现为血液或淡黄色黏液从眼鼻处渗出。伤员放置于恢复位,渗液面朝下,允许黏液流出来——否则会压迫大脑皮层。 仔细检查确保伤员能够正常呼吸。完全式固定包扎,尽可能让伤员舒服一些。

   l. 脊椎骨折  如果伤员颈背部疼痛,而且下肢失去感觉,应怀疑是否是脊椎骨折。轻轻触动伤员肢体,察看有无感觉;要求病人按指示运动手指及脚趾。如果没有希望获得医疗援助,此处又很安全,要求病人静静躺卧,用适合的物品,例如行李或垫石支在身体左右,防止头部或躯体摆动。

   m. 颈椎骨折

   怀疑颈椎发生骨折时,必须用硬领或其他适当材料围住颈部,阻止晃动。 将伤员肩部及髋部绑扎牢固,用柔软有弹性的物品垫在大腿、膝盖及足踝之间。用八指宽左右的绑带将双足及足踝绑扎在一起。宽松的绷带绑扎双膝及双腿,全身固定。期盼着能尽快获得营救或医疗救助。  硬领可用卷起的报纸、折叠的毛巾、车库垫等材料做成。宽约10-14厘米——从胸骨至下颌部的距离。后面比前面要折叠得更窄一些,围住颈部,用布带或鞋带系好。

authicon154843 发表于 2009-9-8 22:48:13 |显示全部楼层
九十六、如何防治抽筋

肌肉不由自主地强直收缩的现象,就叫肌肉痉挛(抽筋)。运动中最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腓肠肌(小腿后侧)、足底的拇屈肌和趾屈肌。

在运动中引起肌肉痉挛的主要原因有:

1、寒冷刺激。冬天运动或游泳时,如果没做热身运动,肌肉遇到冷刺激即会强直性收缩,发生痉挛。

2、大量排汗。在运动中(尤其是在夏天),由于大量排汗,体内氯化钠含量过低,容易引起肌肉痉挛(抽筋)。

3、肌肉收缩失调。在运动中,由于肌肉过于紧张,连续收缩过快,放松时间太短,造成肌肉收缩失调,引起肌肉痉挛。

4、身体过于疲劳也会引起肌肉痉挛。局部肌肉痉挛,疼痛难忍,肌肉坚硬成块,而且一时不易缓解。

防治肌肉痉挛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肌肉的弹性,做足准备
活动,夏天适当喝点淡盐水。如果在运动中发生肌肉痉挛,可以采用下列方法缓解:

1、以外力牵拉痉挛的肌肉,但力量要柔和,不宜突然用力或用力过猛。如小腿腓肠肌痉挛,可伸直膝关节,回时用力勾脚尖。如果脚底或脚趾痉挛,可用力向上搬脚趾,以缓解肌肉痉挛。

2、穴位按摩。如果是腓肠肌痉挛,可对委中、承山进行穴位按摩;如果是足底痉挛,则可对涌泉、内庭进行穴位按摩;其他部位肌肉痉挛,可以在穴位表中查对相应穴位。

3、热敷痉挛的肌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脑版|灵佳网-黑龙江户外网曾经的足迹-龙江户外-灵佳网- ( 黑ICP备15006447号-2 )

黑ICP备15006447号-2

黑公网安备23010402000316号  站长微信号:h9999ha

GMT+8, 2025-4-30 20:13 , Processed in 0.061568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